宏源期货总经理魏龙告诉记者,交易所上市的甲醇期货,在传统的大宗商品上表现较为强势,其中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菜籽油、菜粕、菜籽粕、玻璃、玻璃、纯碱和玻璃三个品种的主力合约均有一定的涨幅。
截至2月21日收盘,郑商所甲醇期货主力合约报收于3192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04元/吨,涨幅4.21*。
从基本面来看,近期我国港口甲醇库存虽然有所下滑,但依然呈现下降趋势。据统计,2月22日华东港口库存378.65万吨,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96万吨,增幅为2.07*。其中,华东港口库存为46.2万吨,较上一交易日减少9.5万吨,减幅为2.24*。同时,沿海地区甲醇库存为184.87万吨,较上一交易日增加0.48万吨,增幅为2.51*。
此外,2月18日沿海地区进口船货到港235艘,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船,3月14日进口船货到港量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2艘,预计进口船货到港量将在2月13日左右释放。
数据显示,2月19日当周,华东地区进口船货到港量在2240艘,较上周增加218艘,增幅为8.07*。同时,当周华东地区进口船货到港量为275艘,较上周增加6万吨,增幅为3.29*。
部分港口进口船货尚未装船,但受本周华东港口到港偏少的影响,且周内华东地区到港较多,预计后期港口库存将继续走低。
“目前来看,**检修装置存在恢复预期,且利润偏低,因此后期烯烃需求也较弱,港口整体库存压力不大。”光大期货烯烃分析师张凌璐说。
宝城期货投研李晓威认为,甲醇港口库存出现明显下降,主要是港口地区开工率仍处于高位,而下游烯烃需求在春节后陆续恢复,需求增量较为有限,预计后期港口库存将继续走低。
李晓威表示,后期需关注港口库存变化,目前仍处于需求旺季,但近期港口库存积累速度有所加快,而内地库存压力相对较小,供应压力暂时无法有效缓解。同时,近期煤制烯烃开工率下滑明显,下游需求明显好转,预计后期港口库存仍将小幅下降。
从供需平衡表来看,此前分析认为,2016年11月至12月之间甲醇整体供应偏紧,但随着传统下游逐步恢复,甲醇供需出现改善。甲醇制烯烃企业装置开工率近期回升至90.2*附近,较9月底回升近1个百分点。从MTO投产节奏来看,装置运行负荷在82.6*附近,对甲醇价格有一定的提振。后期若山东、华东地区MTO产能投放无果,则MTO行业面临检修损失。
对于未来走势,李晓威认为,由于甲醇处于冬季,多数甲醇装置会在春节前后检修,此后甲醇装置重启,供应面逐步增加。但是冬季气温下降,甲醇下游需求逐步恢复,烯烃、煤制烯烃装置运行负荷有望回升,也会带动甲醇制烯烃装置的开工率回升。此外,神华榆林MTO投产后,开工率将逐渐回升,天然气制甲醇装置开工率会逐渐提升,而西北煤制烯烃装置已经投产,供应面逐步增加。
“甲醇需求方面,仍需关注后期市场需求。传统需求方面,目前仍处于烯烃开工率的上升阶段,部分外采甲醇制烯烃装置出现降负或者停车现象。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用户自行上传自期货排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huadianqi.com/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