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银期货主力合约1509**于3862元/千克,最高至3312元/千克,最低至3334元/千克,收盘于3732元/千克,比上个交易日下跌6元/千克,跌幅0.44%。成交量增加至22.3万手,持仓量增加296手至22.4万手。
外盘走势:
ICE期棉周四收高,因预期库存料增加,但成交量低迷,且在前一日录得的7月以来最大涨幅之后,美国的就业市场出现下滑。ICE12月期棉收涨0.6美分,或0.2%,报每磅82.35美分,盘中触及逾三周低位83.52美分。
消息面:
美国农业部(USDA)周一公布的8月1日当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8月3日当周,美国棉花种植率为15%,前一周为10%,去年同期为17%,五年均值为16%。
目前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中国(ICE)正遭遇低端棉价的猛烈**。交易商称,从现在到8月底,中国的需求可能会出现每年40-50万吨的下降。
2015/16年度,中国的棉花进口总量预计将达到478.7万吨,较上年减少55万吨,减少幅度为62%。2015/16年度的棉花进口量预计将达到828.7万吨,较上年减少66万吨,减少幅度为52%。
国内走势:
7月17日,从主力合约来看,连豆1509合约延续反弹走势,收报3156元/吨,上涨0.48%,持仓量减少258手至122436手;豆粕1509合约延续回调走势,收报2774元/吨,下跌0.23%,持仓量减少2195张至247542手;豆油1509合约低位震荡,收报5269元/吨,下跌0.36%,持仓量增加70***至2098***。
现货方面:
7月20日,东北产地清粮收购**4820元/吨,较上个交易日相比下跌8元/吨。山东青岛港进口大豆分销价3060元/吨,较上个交易日持平;全国豆粕市场销售平**格为2674元/吨,较上个交易日相比下跌5元/吨;其中产区油厂CP43豆粕**为2726元/吨,较上个交易日相比下跌6元/吨;散装四级豆油**为5923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6元/吨。
消息方面:
1、美国农业部周四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2015年7月份美国对中国出口销售243.2万吨大豆,2015年7月份美国对中国出口销售112.8万吨大豆。
2、美国农业部(USDA)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258,735吨,前一周修正后为1,853,867吨,初值为1,832,089吨。
天气方面:
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大多有利于大豆作物生长,但东部及南部地区降雨量有限,可能会阻碍大豆作物播种工作的展开。
个人分析:
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周中西部地区天气较为干燥,这将有助于改善土壤水分,从而改善土壤稠度及水分供应。而日前美国中西部主产区天气条件大多有利于大豆作物生长。另外,美国大豆主产区的中心地带降雨量料达100-200毫米,为大豆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用户自行上传自期货排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huadianqi.com/5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