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主力期货行情周四震荡上涨,触及2016年10月以来新高3836元/吨,之后快速回落,其主力2109合约收报3636元/吨,较昨日收盘价跌0.12%。从基本面看,一季度生猪存栏量同比增加,但受国内消费量逐渐下滑影响,供应增长幅度高于需求,猪价持续下跌,临近春节,猪肉消费将逐渐趋于平淡,进而不利于猪价上涨。
国家***公布了猪肉收储价格政策,对稳定生猪产能具有重要意义。3月21日的**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猪肉储备调节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储备猪肉常规储备收储工作机制,按照**常务精神和**常务要求,健全各类储备调节机制,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运行。
3月23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90∶1,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
Mysteel农产品分析师朱迪介绍,从生猪市场价格来看,本轮生猪价格反弹以来,国内生猪出栏价格持续下行。上周样本企业出栏**为20.98元/公斤,较春节前下跌42.62元/公斤。国家***公布的3月21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83∶1,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
3月21日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猪肉储备调节工作的通知》,对生猪生产经营者及时、准确、完整地做好猪肉储备调节工作。按照**常务精神和**常务精神,对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准确、及时调整生产经营计划、及时调整储备猪肉常规储备调节方式、及时补充流动资金等作出了广泛支持。
Mysteel农产品分析师刘广海认为,生猪价格持续下行,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生猪存栏量下降,这对生猪产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一段时间,养殖企业需要持续做好储备调节工作,持续积极开展储备肉收储工作,通过“三降”、“四降”、“五降”等方式来稳定市场预期,推动生猪价格回归理性。
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孙永林告诉记者,生猪价格短期仍有望缓慢回升,但上涨动力不足,不排除震荡反复可能。
期货农产品首席研究员王雅静告诉记者,预计短期猪价仍有上行空间,但大方向已经转向,年内以来多个猪周期领涨。一方面,年内猪价处于下跌周期,养殖企业纷纷补栏,春节过后全国猪价也将继续上涨。另一方面,随着南方天气逐渐转凉,国内局部地区开启新一轮抛售潮,国内生猪产能得到进一步恢复。
1月18日,生猪期货价格大幅下跌,LH2201主力合约跌幅超9%,盘中创下2018年6月以来的新低。随着生猪价格持续回落,叠加商品市场整体弱势下行,生猪期货2201合约盘度跌破20000元/吨整数关口。
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陈晓波认为,猪价大幅下跌并不意味着周期见顶,更不意味着猪周期见底。具体来看,一是大猪行业进入产能调整周期,生猪出栏量及出栏体重大幅下降。据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月,生猪存栏4.35亿头,同比下降1%;能繁母猪存栏4.9亿头,同比下降0.1%,生猪存栏量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二是国家对养殖企业存有监测预警信息,以判断生猪生产的真实性。据统计,2020年1月-2021年4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累计4296万头,连续6个月增长。
7月29日,生猪期货价格大幅下跌,**价18000元/吨,盘中创下2018年6月以来的新低,最低下探至16410元/吨,收盘价18000元/吨。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用户自行上传自期货排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huadianqi.com/4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