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生猪期货自2023年初以来持续下跌,引发市场关注。将分析导致生猪期货下跌的原因,从供需周期性和疫情冲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产能去化的周期性因素
1. 上一年度高利润刺激产能扩大
2022年,生猪价格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大幅上涨,养殖户利润丰厚。这刺激了行业内产能快速扩张,大量生猪被饲养。
2. 产能释放引发供给过剩
从2023年开始,前期新增产能陆续出栏,市场供给大幅增加。而需求端却相对稳定,导致生猪供过于求,压制猪价走低。
3. 去产能周期规律
生猪养殖行业存在明显的去产能周期性。当猪价上涨时,养殖户增加产能,导致供给过剩。随后猪价下跌,养殖户减少产能,供需平衡得到修复。当前,行业正处于去产能阶段。
二、疫情冲击的短期影响
1. 人感染禽流感的恐慌情绪
2023年3月,我国安徽和黑龙江省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导致部分地区采取紧急防控措施。这引发了公众对禽流感疫情的恐慌情绪,影响了猪肉消费。
2. 消费需求下降
受疫情影响,餐饮业停业,消费者减少外出就餐。同时,个人对肉类消费的信心也在下降,导致猪肉需求减弱。
3. 疫情导致生猪流通受阻
疫情的防控措施也对生猪流通产生了影响。一些地区封路、限制人员流动,导致生猪运输和销售受阻,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压力。
三、供需格局变化导致价格博弈
1. 市场预期转变
前期市场普遍预期,供需缺口将继续支撑猪价走高。但随着产能释放和疫情冲击,供需格局发生了改变。养殖户预期猪价下跌,开始出栏惜售;消费者预期猪价下跌,减少采购。
2. 期货市场价格博弈
由于供需格局转变,期货市场也发生了价格博弈。投资者抛售期货合约,导致期货价格快速下跌。期货价格下跌又进一步加剧了养殖户出栏生猪的动机。
3. 卖方力量占据主导
目前,生猪市场上卖方力量占据主导。养殖户担心猪价继续下跌,大量出栏生猪。而买方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价格不断走低。
四、政府干预措施和行业应对
1. 政府收储和补贴
为了稳定市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收储冻猪肉和发放补贴。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市场供应,提振猪价。
2. 行业自救措施
行业内也采取了自救措施,包括减少引种、优化饲养管理、降低养殖成本等。目的是提高养殖效益,应对市场下行压力。
生猪期货下跌既有产能去化的周期性因素,也有疫情冲击的短期影响。随着产能持续释放和疫情形势好转,供需格局将逐步恢复平衡。但市场情绪仍较悲观,卖方力量占据主导,预计短期内期货价格仍将承受下行压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用户自行上传自期货排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huadianqi.com/32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