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麦期货是中国期货市场较早推出的品种之一,自2002年上市以来,其交易量却一直不温不火。为了提高强麦期货的市场活跃度,中国证监会于2021年发布了《强麦期货合约规则(修订)》,对合约规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将对强麦期货规则修订情况进行解读,并探讨为何强麦期货鲜有人交易。
一、强麦期货规则修订要点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 交易单位调整:由原先的10吨调整为5吨,进一步降低交易门槛;
- 交割库增加:新增6个交割库,扩大交割区域,增强流动性;
- 交割标准放宽:取消品质交收的硬性指标要求,交割品种范围比照国家标准扩大;
- 结算方式优化:由原来的实物交割结算方式优化为实物交割与现金交割相结合方式;
- 交易手续费调整:适当降低交易手续费,减轻交易成本。
二、强麦期货市场现状
尽管规则有所修订,但强麦期货市场依然面临交易冷清的局面:
- 市场规模较小:与其他主流期货品种相比,强麦期货的交易量偏低。2022年,强麦期货日均成交量仅有84手,远低于主连合约玉米期货的日均成交量(21,217手)。
- 参与主体单一:强麦期货主要以国内贸易商和加工企业为主,其他机构投资者参与较少,市场流动性不足。
- 现货市场不活跃:强麦现货交易量小,且存在区域性差异,导致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脱节,削弱了强麦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
三、强麦期货鲜有人交易的原因
强麦期货交易冷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供需格局稳定:中国是强麦主产国,供需格局较为稳定,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小,缺乏炒作题材。
- 产业集中度高:强麦产业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拥有较强的话语权,能够影响市场价格,抑制期货套保交易。
- 替代性品种存在:强麦期货存在替代性品种,如小麦期货、玉米期货等,市场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更适合的品种进行交易。
- 投资者接受度低:强麦期货属于小众品种,投资者对其了解较少,且缺乏相关交易经验,导致交易意愿不强。
- 流动性不足:前文提到的成交量偏低和参与主体单一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强麦期货流动性不足,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风险。
四、
强麦期货规则修订反映了监管部门提高强麦期货市场活跃度的决心。受制于供需格局、产业结构和流动性因素等影响,强麦期货市场依然面临较大挑战。要进一步提升强麦期货市场活跃度,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市场认知度,并探索利用期现结合、产业基金等创新手段,促进期货市场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用户自行上传自期货排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huadianqi.com/310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