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富期货有限公司王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期货行业存在不少中小投资者认为期货公司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本次肺炎给期货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值得关注,尤其是对于期货行业的冲击仍有待观察。
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期货市场对于的深刻反思,市场担忧情绪不断升温,对于期货行业的影响有所减弱。实际上,作为期货行业的龙头企业,中信期货有限公司王凤海也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当前我国期货市场面临诸多新挑战。导致的期货市场品种价格波动烈,客观上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强调严格落实“四家期货交易所”扩面,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力举措,此前对期货市场交易、结算等行业都是一次紧急调整。在此背景下,未来行业将把更多精力放在服务实体经济,对实体企业的服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王凤海认为,期货公司经营出现了较大风险,多家期货公司正艰难地应对,全行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
据了解,目前我国期货公司正面临由经营亏损转为经营亏损的风险,经营亏损的情况有可能将由营业收入的缩减导致。
此前,有券商中国期货业协会执行副会长、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刘兵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有两家期货公司开展了资产管理业务。其中,期货的子公司金控曾因未按要求调降营业收入,而是将其纳入了**资产管理业务,期货的资产管理业务及集团合并正在进行中。因此,期货与期货行业的关联度较低,不具备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在刘兵看来,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业务,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期货行业践行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我国期货市场发展起步较晚,初期以散户为主,但经过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私募基金、基差贸易、国际化业务四大业务板块为基础的衍生业务。风险管理业务在有色金属、黑色系、农产品、贵金属等多个领域均有较好的应用,但与风险管理业务相比,业务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关键性和影响力还欠缺。
一位期货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期货公司子公司在不同行业开展的风险管理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差异。其产品也不尽相同。目前,市场上有些头部期货公司已经推出了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含权贸易、场外衍生品,这些业务都是场外期权,这也可以促进这些业务在国内有一定的发展。”
对此,中期协在发布会上表示,期货行业仍处于风险管理的阶段,各业务机构的风险管理业务和服务均处于起步阶段,各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风险管理公司的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证券承销、投资咨询、投资咨询等。对于期货公司而言,其服务收入不是固定的,其在同类型、规模上都有较大的差异。而从期货公司“几大风险管理公司”的情况来看,风险管理公司有一定的竞争力。
期货在风险管理业务方面的资管业务优势显现,据期货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11月,风险管理公司的业务收入共95.77亿元。其中,经纪业务收入87.86亿元,同比增长11.89*;资产管理业务收入13.71亿元,同比增长21.53*;风险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收入11.12亿元,同比增长29.23*。
“期现业务收入增加主要由于新增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规模的大幅增加,期现业务收入增速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用户自行上传自期货排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huadianqi.com/20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