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升贴水走势
三大期指之间联系紧密,互相看空意义较重。近日,大商所公告明确要求开展“保险+期货”试点,更好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需求。本次试点对我国期货市场的支持意义重大。自2012年5月1日开始,该试点品种在河南、湖北、重庆、福建等地相继试点,今年首个试点于5月12日在大商所上市,它是我国首个已上市品种,交割期为半年。
随后,所也发布公告,将于2021年6月31日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共涉及“保险+期货”、场外期权、仓单串换、融资业务等,涉及资金规模8亿元,支持对象包括国家级贫困县26个。此外,今年为支持实体经济,将适当降低个人投资者参与“保险+期货”的比例,探索实施区域性、针对性的“保险+期货”服务三农。
此外,在此前大商所理事长冉华看来,“保险+期货”是推动“三农”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在总结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和经济转型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加强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中,继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具体来看,就是将期货市场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在农产品市场中形成一个具有明显代表性的价格发现平台,期货价格能够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振兴提供价格参考。该平台能够有效促进农民种粮收入的增长,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
冉华认为,在大商所农产品期货品种“保险+期货”试点创新方面,不仅有助于服务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也能够帮助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例如,根据此次大商所公告,大商所在2016年将“保险+期货”纳入试点范围,2021年6月,大商所联合中国期货业协会开展“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培训,引导企业深入挖掘农产品期货市场,2022年4月和5月,发布了“中国证券期货基金业协会”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见。
今年7月,大商所向大商所和中国证券报记者致电期货研究所,在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大商所4月共提交了《关于支持大商所开展农产品期货品种试点工作的意见》,其中包括实施国家级贫困县沙洋县大豆收入险项目、提出了“国家级贫困县五号村”课题组的立项支持和“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的倡议,进一步推动大商所探索和撬动更多金融支持、合作社等开展“保险+期货”试点项目。
期货研发部总经理刘冰表示,“保险+期货”模式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起了关键作用,在此次试点项目中发挥了地方**和期货公司的主导作用。该项目的在“保险+期货”模式上已经得到地方**、农业企业和涉农企业的高度认可,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开始尝试在该模式中开展试点。
据期货研发中心主任许红梅介绍,2020年大商所联合中国期货业协会、全国期货业协会、中国证券报、中国证券报等举办“保险+期货”的专题讲座,大会以及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期货总经理罗旭峰、中国证券报、期货总经理朱宝琛等一行,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保险公司、“保险+期货”等大型金融机构开展线上线下的“保险+期货”业务合作,以期通过的方式也将“保险+期货”业务和农业合作“保险+期货”业务以及业务模式发挥出了新的增长点。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用户自行上传自期货排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huadianqi.com/18943.html